2025年3月3日晚,江汉大学设计学院与香农理工大学(TUS)通过腾讯会议平台,成功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研讨会议。此次会议旨在深化两校在设计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动课程交流的常态化,为师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会议由江汉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云龙主持,出席会议的有香农理工大学媒体与设计系系主任迈克尔・奥多德、平面与数字设计教授保罗・奥尼尔,江汉大学国际处副处长闫晓露、设计学院国际事务部主任毛蕾,以及北京东方英伦国际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院(BIEI)院长助理侯捷鹰。此外,设计学院的四位外籍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项目学生陈晨博士担任了现场翻译工作。
1.外籍教师教学交流
会上,四位外籍教师分别汇报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与TUS专业教师展开了教学交流。
Ivan老师详细阐述了《品牌设计》《个人专项实践》及《视觉文化与背景研究③》三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特别是《视觉文化与背景研究③》课程,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紧密结合,通过博物馆参观后的书籍制作及设计历史调查等项目,让学生深入体验设计的魅力。
Ana老师负责的《实际课题设计》课程,则围绕专业实践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品牌设计与创作能力。
Nona老师承担了《批判性思维》和《动态视觉语言》的教学任务,前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后者则探索多种图像创作技术。
Frederico老师则讲授《设计方法》和《动态视觉语言》,其中《设计方法》课程深入剖析字体的基本解剖结构等知识,而《动态视觉语言》课程则聚焦视觉文化,开展动态插图和短视频动画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设计的精髓。
2.意见和建议
王云龙副院长在发言中指出,设计学院一直注重课程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AI在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及课程间的有效衔接。
保罗教授则强调了AI的局限性,并建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技术,同时高度评价了四位外教的教学内容,并特别强调了设计细节的重要性。
迈克尔教授对此表示赞同,并提出整合课程内容、加强课程间联系的构想,同时建议开展中爱文化融合的课程,为两校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陈晨博士也将为此提供相应的辅导支持。
BIEI院长助理侯捷鹰表示,此次会议对项目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到TUS正在筹备英语课程,助力中国学生提升英语水平。
毛蕾主任则指出,外教团队的稳定性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但中西方教师在基础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需要加强交流与学习,共同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
3.会议总结
会议总结时,闫晓露副处长表示,江汉大学与TUS的合作项目已走过十年历程,在新的十年开启之际,双方教师已展开紧密合作。国际处将继续全力支持该项目,确保其顺利推进,为两校设计教育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两校在设计教育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平台。未来,江汉大学与TUS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