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之春”文化节之微江大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5-17浏览次数:2227

 

我校2012年“江汉之春”校园文化节微博评选大赛总结表彰会于425日晚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园文化节组委会副主任、学生处处长范纯新,外国语学院院长崔东,校学生处副处长刘妙龄,现代艺术宗院常务副院长宗微等领导及团老师出席颁奖晚会,91名师生受到表彰,20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该活动以微博为载体,微博这种传播方式日益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微”民造就“微”动力的“微”文化时代。我校大学生思维活跃,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关注社会民生,关注校园发展。“微”表达和“微”传播成为同学们重要的娱乐生活方式,交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艺术学院在繁荣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大学生时下流行元素,组织发全校师生开展微博评选大赛。向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建团90周年致敬。

活动通过网友的视野“微”观江大,聚焦精彩,于生活细微处寻找江大的美。活动从319日启动以来,“江汉之春之微江大”如火如荼、成效显著。至今,发微薄905条,粉丝773人。全校4000多名学生查阅微博信息并转发,一大批好人好事、校花校草、美师美友、志愿服务被同学们挖掘、宣传、扩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1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建设成效。

 随着“微观江大”文化活动的深入,近期校园中形成许多独特的现象。有的端着相机专注的拍摄湖岸的柳条;有的四处搜寻校园中的美食美味;有的精心装饰自己寝室,争当“美室”;有的将心目中最美的老师形象扩散出去……一种关注美、寻找美、宣传美、争当美的校园文化热潮在同学们身边涌动。

实践证明,“微观江大”绝不是拍拍图片,动动指头,发发微薄这么简单。它传递给全校师生三点启示,一是有心就有舞台,坚持就能舞出精彩。我校近年来积极为学生搭建了许多成长、成才、展示、飞跃的舞台,如“榜样的力量表彰会”、“江汉之春校园文化节系列”、“现艺之星”等,培养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但能走上这些领奖台的同学毕竟是少数,还有许多同学在其他方面展现着自己的青春活力,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喊出了自己的声音,比如志愿服务、励志成才、创意创新等方面。二是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真善美。“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引导大家关注细节,培养审美能力,网友们用敏锐的视角发现并宣传了我校最美的瞬间或场景,有外教的微笑、三食堂的饺子、黄陂方言、范妈妈的眼神、勇于指出老师普通话不标准的学生等。三是学生给老师颁奖。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校方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参加,老师给学生颁奖。今天却不同,此次活动是由学生发起,10位“美师”走上领奖台,高兴地接受学生给他们颁发的荣誉证书,“非常规活动”激起了大家异常的兴奋与感动。

最后,学生处刘妙龄副处长讲话。她说,我认为这项文化活动很有意义,这种宣传手段平民化、交互性、影响大。“微江大”活动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观念,也美化了校园和同学们的心灵。今天,一批师生受到表彰,要感谢这些微民,你们不再微不足道,只要坚持,只要用心,就不会被埋没在角落。这是本次活动给我们每个人的启示。

                                               (张光宗  付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