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期 学术不息――怀念2014年逝世的人文学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1-19浏览次数:1690

生命有期 学术不息――怀念2014年逝世的人文学者

2014年12月25日08:3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编者按:在这个寒冷的岁末年终,总有一些人值得纪念。这一年,汤一介、方立天、来新夏、吴小如、郑杭生、俞吾金等六位知名学者离开了人世,他们或学术泰斗、誉满中西,或艺术全才、著作等身,在各自领域所取得了非凡成就。斯人已逝,而学术思想和人格光芒永恒。人民网理论频道特别推出本期策划,与网友一起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

 

汤一介

9月9日,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汤一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人物小传

汤一介

当代中国哲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魏晋玄学、道教与道家、儒释道与中国文化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1984年,他和冯友兰、张岱年等学者共同发起创建中国文化书院,竭力弘扬中国文化,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推动“文化热”的一支代表性力量。

1927年出生于天津,其父汤用彤是和陈寅恪、吴宓齐名的国学大师,汤一介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汤一介的名字即取自“一介书生”,蕴含着父亲汤用彤对他的期待:一生读书做学问,传承汤氏家族家风,“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其祖训。

1947年,汤一介考入北大哲学系,后来在哲学系任教。继承并宏大其父汤用彤的学术传统,筑建魏晋玄学的理论构想,被认为是他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此外,在早期道教史、佛教、儒学、中国文化与哲学、中西文化与哲学之比较等领域,汤一介均做出了深入的、精专的微观与宏观研究。

和冯友兰、朱光潜、王力等从民国时代走过来的学者不同,汤一介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学人的代表。十年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初,汤一介以“知天命”的年龄投身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学术研究,先后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等一系列著作,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开一时学术风气。由汤一介主编的“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丛书,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展示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的百年历程,被张岱年先生称为“一项贯通中西哲学视野的难得的学术工程”。

20世纪80年代,面对遭受文革破坏殆尽的民族文化,有感于中国历史上书院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颓势,汤一介联络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发起建立中国文化书院。以此为基地,他一方面面向全国连办四期“中西文化比较高级函授班”,季羡林、梁漱溟、熊十力、张岱年等一大批国学大师和学术巨臂作为书院导师,为函授班开课,培训青年思想文化新锐数万人,主编出版《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多种,达数百万字。

2003年,汤一介提出启动国内最大的儒学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儒藏》编纂工程。《儒藏》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约10亿字,计划于2025年完成,规模超过《四库全书》。2014年5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看望了87岁高龄的汤一介,亲自了解《儒藏》的编纂情况。6月底,《儒藏》精华编的前100册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发布会,此时的汤一介已病重在身,在家人的搀扶下,坐轮椅出席了发布会。汤一介曾在多个场合说:“有自己文化传统的国家,而且珍惜自己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缅怀文章

汤一介:真诚做人做学问

人民日报:一介书生 一生如是

汤一介助手忆恩师最后时光:团队还在 梦想还在

 

方立天

7月7日,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宗教学家方立天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人物小传

方立天

我国宗教学界的泰斗人物,其著述代表了20世纪以来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是中国人大宗教学与中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更是我国宗教学的重要奠基人。

方立天1933年生于浙江永康,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学界泰斗。1961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史教研室任教,其主要代表作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华严金师子章校释》、《慧远及其佛学》、《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法藏》、《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册)、《方立天文集》(10卷12册)等。

在国内学界,宗教学一度被认为是一门“险学”。方立天超越了长期流行的“宗教鸦片基石论”和“与宗教斗争论”的前苏联式“左”的观念,依据中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针,从中国宗教的历史传统与实际表现出发,深入阐发“宗教适应论”,并与一些学者率先提倡“宗教文化论”,开拓宗教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更宽广的途径。他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括为四:本质论、价值论、历史观、适应观,使人们易于把握其要领。在佛教研究上,他既不受信仰主义者眼光的局限,又不陷于反宗教的偏激,能够入其内又出其外,秉持客观、冷静、理性的态度去探讨宗教发展规律,深刻说明宗教现象,指明其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化解消极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宗教正能量的可行之道。

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2014届毕业典礼的致辞中,就以方立天的故事送别新一届的人大毕业生:从1987年到2002年,正是中国经济生活迅猛突进的时代,也是社会风气日渐浮躁的时期,但方先生秉心静气,埋首写作15年,最终交出了一部让世界学界惊叹的鸿篇巨制《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表现出了十年甘坐冷板凳的修炼和毅力。

事实上,《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正是方立天最看重的一本书,他自称是“一本书主义”,学术起步时就想着要写这么一本书,他在中哲、文献、历史方面所做的全部思考、资料的准备,最后都是为了孕育一本代表作。如方立天所愿,他成就了学术生涯的“一本书”:当今但凡做佛教哲学研究者,都绝不可绕过这一本书。

缅怀文章

方立天:他为“成功”做了最透彻的诠释

方立天:50载佛学人生

方立天:学问多从静里来

 

来新夏

3月31日,著名历史学家来新夏在天津逝世,享年91岁。

人物小传

来新夏

在学界素有“纵横三学,自成一家”之称,皆因他在历史学、方志学、图书文献学等学科领域都开一时风气之先,著有《北洋军阀史》、《古典目录学》、《方志学概论》、《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等。

1923年生于浙江杭州,194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垣、余嘉锡、张星�、启功等名学者,后在华北大学随范文澜攻读研究生。他1951年起任教于南开大学,曾任该校图书馆馆长并创建图书馆学系。

来新夏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是1957年的《北京军阀史略》,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北洋军阀兴亡史的专著,“文革”中成为他的麻烦之一。有人批评他 “研究坏人的历史”,“阴暗心理作怪”。事实上,来新夏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具开拓意义,多部专著是本领域或新中国成立后本学科第一部作品。他不只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个人撰写的著作摞在一起甚至高过了天花板。有人形容,来新夏属于“百科全书”式人物,且口才极好,讲课“记下来就是一篇完整文章”。

据说,晚年的来新夏已经不再开启新的课题,而是把旧稿补充完整。他的代表作《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是用毛笔写成的初稿12册,但经过“文革”,仅余两册。另一书稿《书目答问汇补》也被没收,多年后被学生从废纸堆中发现。

缅怀文章

我心中的来新夏先生

以学术研究为生命――怀念来新夏先生

落花流水春去也――追记著名历史学家来新夏

 

吴小如

5月11日,著名文史学家吴小如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人物小传

吴小如

被认为是现当代中国“多面统一的大家”,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他的书法艺术,已臻一流;他的戏曲史研究,与梨园刘曾复、朱家�并称“三贤”;他的诗词造诣,获今年3月《诗刊》“子曰”诗人奖。

吴小如生于1922年9月8日,原名吴同宝,其父为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学生时期,曾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并于194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他曾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跟随俞平伯45年。由他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纲要》重印多次,获“北大优秀教材”。吴小如对《先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所做的贡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吴小如一生以讲课为最大嗜好,最喜欢称自己是“教书匠”。上世纪五十年代,北大中文系中流传有“讲课最生动的吴小如”之说。而吴小如也调侃自己是“中文系万金油”,哪个讲堂都可以上,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方面,“开课范围能从先秦到鲁迅”。

行走学术界,吴小如给人的印象却是尖锐无情,过洁世同嫌。连吴小如本人也不讳言,他和同行关系紧张。对于书法界,吴小如曾批评道:“尝谓今之所谓书法家,有一批人只是为写字而写字。甚或有的人专门为追名逐利而跻身于书法之林。他们一不读书,二不‘识’字,尤其近年来世风丕变,有人竟连前代碑帖都不屑临摹研读,一提笔便想自成流派,自我作古,且动辄自封为‘书法家’。”

类似的针对学术不良现象的批评,吴小如经常以撰文的形式刊发于报端杂志等,因此也获得了“学术警察”的别称。吴小如谈及自己为人处事时曾说,“不是所有事情全锋芒毕露,我还有做人的原则,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还有一条,己之所欲,不强施于人。否则,必然很糟糕。”

缅怀文章

雁去鱼来忆莎翁――怀念吴小如先生

性情吴小如:文章易冷 风华不逝

最后的采访――吴小如:我不喜欢凑热闹

 

 

郑杭生

11月9日,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人物小传

郑杭生

新时期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郑杭生1936生于杭州,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五年制本科,1961年毕业后留校。

“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所贡献,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有所深化”,这是郑杭生给自己设定的学术目标。

在郑杭生教授之前,中国的社会学的发展大体历经三代学人,由严复率先介绍西方学说入华,到孙本文、陈达、李景汉、费孝通、雷洁琼等学者一面引入西方社会学理论、一面进行社会学中国化探索。此后,社会学在1952年被当作“资产阶级伪科学”撤销,到1978年后恢复重建时,正如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概论》序言中坦言,“如果用其他比较成熟的学科的标准来衡量,很可以说这是‘不成样子’或‘不三不四’的”。

真正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后,郑杭生迫切感到,“面对一个刚刚才从‘文革’阴霾里走出来的国家,面对一个进入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迫切需要社会学家回答一系列社会有序运行和学科建设的问题”。他的工作内容既包括了对理论的研究,也包括了对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他提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等“四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因重大社会变革而出现的热点问题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回答,显示了社会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在社会学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由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是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会学教材之一。

2012年,首届“费孝通学术成就奖”在江苏吴江颁发,郑杭生是获得这一社会学领域大奖的学者之一。

缅怀文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开拓者

郑杭生:社会学本土化的担纲者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记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

 

俞吾金

10月31日,著名哲学家俞吾金在上海逝世,享年66岁。

人物小传

俞吾金

他不仅在哲学领域独树一帜,还是“狮城舌战”冠军队伍的幕后英雄;他不仅在学术上树立高峰,在生活中也从未停止思考。诊断为脑瘤后,他给自己的同学欧阳光伟发去短信:“生命的价值常常不是以她的长度而是以她的宽度和厚度来衡量的。黑格尔曾经说过,玫瑰灿烂绽放的瞬间并不逊色于高山的永恒。”

1948年出生,浙江萧山人,当代哲学大家、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

作为我国哲学界首位长江特聘教授、两个全国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的领衔人、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俞吾金在学术圈内早有显赫名声。但让更多人知晓他的,一是1993年轰动全国的“狮城舌战”复旦辩论队总教头身份,二是三十年始终如一地坚守三尺讲台。

许多学生都说,他给予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不仅是知识,还有精神上的指引。他既是导师,也是益友。或许用“竹深林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这样的诗句来形容俞先生,再合适不过了。

面对“学术如何大众化”的问题,俞吾金态度鲜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只是埋头书斋做学术论文,还要把一些难懂的理论通过深入浅出的说法,让民众理解,大学者更要写‘小书’。”

近年,俞吾金本人主编的十余册“理论新视野丛书”,每本六七万字,语言通俗生动,受到了理论界和普通读者的广泛欢迎。

缅怀文章

三个“不仅仅”――追忆俞吾金

俞吾金:思考到最后一刻

“想再听您一堂课”――万千学子缅怀哲学名师俞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