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助力设计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2025年8月21日至22日,江汉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陈莉、工业设计系副主任陈胜利带领专任教师团队,开启暑期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先后走进湖北至美优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武汉思索未来家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为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构建人才培养闭环生态、学生实习就业搭建坚实桥梁。
对话湖北至美优家,探寻智能家居领域的设计与人才需求
首站走访的湖北至美优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是一家覆盖“设计-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的创新型企业,品牌注册于深圳,核心生产环节扎根湖北,通过与本地木作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全屋设计、家具模块定制、自主研发与代理产品并行的业务模式,同时兼具市场营销、品牌定位优势,其形象美学管理中心更能提供服装设计、妆容造型等定制化服务,对设计人才的专业覆盖度与综合能力提出多元需求。
交流中,企业负责人罗子珊女士围绕“设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衔接”展开深入分享。她指出,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格局调整,设计行业需主动寻找新切入点,人才培养需从“技能传授”向“系统升维”转变:一方面,品牌视觉、营销设计需直接挂钩市场痛点,建议高校在课程体系中增设市场营销相关课程,推动设计教学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企业招聘更看重“岗位匹配度”与“发展坚定性”,会通过1-3个月试用期进行双向选择,尤其青睐具备空间设计、视觉设计能力、专业功底扎实且具备清晰表达能力的毕业生,后续还会通过调岗发掘员工潜力、提升团队效率。目前该公司已经向设计学院提出十几名时尚设计实习生岗位的需求。
针对行业趋势,双方一致认为,当前设计行业(全屋定制、产品设计)正处于“洗牌期”,消费降级与投资退出加速淘汰不专业企业,但“对优质设计与服务的诉求从未消失”。设计师与企业需回归产品与创造本质,而高校则需通过“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真实企业场景”,帮助其建立职业信心、明确发展方向,这与江汉大学设计学院‘服务地方经济提质升级、培育扎根荆楚的本土化实用人才’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
走进思索未来家居,聚焦智能制造与校企实践联动
次日,教师团队来到武汉思索未来家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与公司创始人、索菲亚六大区域代理商、武汉装饰建材家居发展商会会长刘恒斌及其团队,就校企合作细节、学生培养方向、实习就业落地等问题展开深度对话。
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首先参观了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索菲亚门店:工法展示区直观呈现产品工艺细节,企业文化墙传递品牌理念,样板间与主材展示区则还原真实家居场景,让教师们对“全案设计服务”的落地形式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座谈会上,“智能制造”成为核心议题。江汉大学教师团队重点关注索菲亚4.0智能工厂的技术应用场景,围绕“智能制造如何提升设计与生产效率”、“技术落地过程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等问题展开提问。索菲亚代表以开放态度回应,表示此类交流不仅能为高校教学提供行业前沿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对设计与理工科交叉领域的兴趣,明确表达“愿为江汉大学师生提供智能工厂参观学习机会,并共建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从“课堂理论”到“产业实践”过渡的平台。
刘恒斌会长强调,推动产学研融合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家居行业正朝着“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90后、00后消费者对“省时省力的全案服务”、“自主选择与品牌口碑”的需求日益凸显,这要求高校培养的设计人才既要懂美学、懂技术,更要懂市场、懂用户,而校企合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活动最后,双方以合影留念定格交流成果,并共同喊出“登高不言顶,专注有大成”的口号,为后续合作注入信心。
(上图为企业视频号的报道)
以需求为导向,让设计教育扎根产业土壤
连续两天的企业走访,不仅让江汉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的老师们了解到了武汉本地家居设计、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需求与行业痛点,更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提供了“产业视角”:未来,江汉大学设计学院将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讲座、组织学生进企业实习、共建实践基地等形式,打破“校园与产业”的壁垒;同时,结合AI时代对设计人才“逻辑思维能力”与“问题提出能力”的新要求,在教学中融入市场营销、智能技术等交叉内容,助力学生成长为“懂设计、懂市场、能落地”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扎根武汉的本土高校,江汉大学设计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学院将持续深化与本地企业的合作,让设计教育真正扎根产业土壤,为武汉家居设计、智能制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输送新鲜血液。(文:陈胜利、李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