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院开展“四点半课堂”美育系列志愿活动

发布者:许梓萱发布时间:2025-11-01浏览次数:10

    为丰富少年儿童课后文化艺术生活,启迪艺术思维,培育审美情趣,我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打造“四点半课堂”美育系列志愿活动。目前,课程已在碧湖社区与江大园社区同步铺开,学院坚持因龄施教,为不同年龄段孩子量身定制特色艺术课程,积极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

    在教学实践中,学院注重将专业教学理念与儿童认知特点相结合。在碧湖社区的课堂上,我院青年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志愿者则在尊重儿童原创思维的前提下,从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完善画面效果。而在江大园社区,志愿者们则采用更具趣味性的引导方式,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并根据孩子们即时的创作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表达。

我的背包,我的梦想

    在碧湖社区的“绘画我的背包”创意活动中,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观察书包特征,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挥动画笔,为书包添上翅膀、滑轮等创意元素,让日常用品焕发艺术光彩。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又让他们在绘画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取得了良好的美育效果。

健康饮食小课堂

    在碧湖社区开展的甜蜜的陷阱健康教育活动中,志愿者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向孩子们科普了过量摄入甜食对牙齿和身体的危害,倡导少喝饮料、少吃糖果的健康理念。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发挥创意,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健康餐盘,将水果、蔬菜等营养食材生动地呈现在画纸上。健康饮食小课堂通过将健康知识与艺术创作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健康生活的种子,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秋日甜“梨”,画中丰收

    为庆祝丰收、体验秋收的喜悦,一场以“秋日甜梨”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在江大园社区中展开。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仔细观察梨子的外形特征与色泽变化,从轮廓到细节,从青黄相接至金黄渐染,每一处都成为他们感知秋天的窗口。

    在创作环节,孩子们以纯真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将眼中的梨子绘于纸上。有的勾勒出满园金灿灿的果实,映衬着丰收的欢腾;有的则将梨子拟人化,添上笑脸与动态,绘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秋日画卷。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场寓教于乐的成长体验。孩子们在描摹与想象中,不仅提升了观察力与创造力,更深深感受到秋天独有的韵味与丰收的喜悦。

天冷添衣,饺子暖冬

    天气转凉,一场以“暖心饺子”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在江大园社区温情展开。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述了天冷吃饺子的传统习俗,娓娓道来其中蕴藏的饮食智慧——热腾腾的饺子,不仅能驱散冬日的寒意,也能为身体积蓄温暖与能量。

    随后的绘画环节中,孩子们兴致盎然,纷纷执笔创作。有的画出了圆鼓鼓的元宝饺,寓意吉祥;有的为饺子添上可爱的表情,赋予它们灵动的生命;还有的将饺子置于氤氲着热气的汤碗中,画面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

    本次活动巧妙融合传统饮食文化与艺术创作,让孩子们在笔尖感知节气的流转与食物的温度。他们不仅提升了艺术表达能力,也对民俗传统有了更生动的理解。在这日渐寒冷的季节里,一幅幅充满童心的画作,传递出浓浓的暖意,也留存了一段属于这个冬天的温暖记忆。

    每当看到孩子们仰起稚嫩的脸庞,专注挥动画笔的模样,志愿者们的眼中总会漾开无限的耐心与温柔。这段与孩子们共绘共创的宝贵经历,更让他们坚定了以美育浸润童年、用艺术点亮心灵的初心。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四点半课堂”内涵建设,不断优化美育课程体系,拓展服务覆盖面与影响力,致力于在更多孩子心中播撒创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