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调适水平,设计学院依托蕙心小屋心理工作站,于2025年上半年开展了以人际交往,减压赋能为主题的蕙心星期四系列心理健康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共计开展11场,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设计,以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活动累计吸引超500人次学生参与,成功构建起集情感共鸣、社交实践、压力疏解功能于一体的心理健康交流平台,切实为设计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赋能助力。
PART.1
猫鼠迷藏
校园实景互动,激发社交活力
依托手机定位技术开展的“猫鼠迷藏”活动,将校园空间转化为动态社交场域。通过团队对抗与策略追逐,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空间感知、应变决策与团队协作能力。活动打破传统社交场景的局限性,以运动与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活力,有效缓解社交焦虑,增强集体归属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社交氛围。


PART.2
电影放映室
以光影叙事,构建情感联结
电影放映室通过精选涵盖情感、励志、科幻等多元题材的影片,运用影视艺术的感染力与共情力,打造沉浸式心理疗愈空间。学生们专注于光影叙事,通过对影片角色的情感投射与代入,实现自我情绪的释放与认知的深化。借助电影媒介,有效缓解学业压力,促进群体间情感共鸣,为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奠定情感基础。


PART.3
剧梦奇谈
在角色扮演中,探索社交边界
剧本杀活动以角色扮演为核心,参与者通过线索分析、语言表达与逻辑推演,深度融入剧情,在解决矛盾冲突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具象化的社交实践,帮助学生突破现实社交壁垒,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提升其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与灵活性。


PART.4
棋趣盛宴
方寸棋盘间,实现压力转化
以经典桌游为载体,将策略博弈与轻松氛围有机结合。活动基于游戏治疗理论,引导学生在竞技与合作中释放心理压力。在棋盘方寸之间,学生们以游戏为媒介建立社交联结,在规则约束与策略制定中培养耐心与抗挫能力,实现压力向积极情绪的有效转化。
“蕙心星期四”系列活动的圆满举办,是设计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未来,学院将持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着力深化活动内涵,系统性提升活动品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设计学科专业优势,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主题文创产品、心理科普设计工作坊等创新形式,打造“蕙心星期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设计学院将通过双向发力,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构筑更坚实的支持体系,助力青年学子在成长路上绽放光彩.


(供稿:熊牧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