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快讯

新学期,新设计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两性一度”

时间:2024-03-04浏览:867

2024229日,根据教务处新学期第一周教研活动工作要点提示,设计学院组织各系部、教研室开展热烈研讨,以“新学期,新设计”为主题,重点关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两性一度”在新学期课程建设中的实践与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积极探讨“两性一度并在新学期专业设计专业设计③以及视觉设计传播、视觉设计创意为视觉传达设计四门核心专业性课程中实践,为使学生形成对形态语言与手段进行全面认知与深入理解,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需求进行新时代艺术设计的视觉语言表现,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具力量的设计表现手段。


 环境设计教研室:环境设计专业课在“两性一度”上主要体现为:“问题导向”“技术补给”“职业导向”几个方面。课程内容以产学合作的具体项目为依托,基于真实问题展开项目制教学的设计,并且已积累多年的产学合作经验的积累;在技术补给上,依靠学院平台就业育人项目帮助提供信息技术的教学支持;衔接后续的实践课程,将面向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指导内容作为挑战的重要方向,为即将进入毕业班级的学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数字媒体教研室:关于当前数字媒体相关课程《数字媒体创意》等为例,其中要更强调对于AI时代的回应和挑战。在两性一度上要主要整体新媒体的时代背景,更提倡围绕环境与信息进行的创意表达,思维训练,都是能够构建传播力的研究方向。突破信息茧房,带领学生掌握和拥抱AI ,重点放在提升思考力和决策力。在《专业设计1》课程中,将学生要求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能力可能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案例设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教学中结合车载设计一些复杂的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和解决商业案例落地的实际问题。这些案例可能涉及人群定位、文化观念、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考量,需要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来解决。二是界面图形设计和动效设计的创新性: 学生可能需要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界面图形和动效,以提升用户体验,并在设计中考虑到不同性别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时尚艺术系:由副系主任张晗老师带领系部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文件,提高对课程“两性一度”的认识。同时介绍了五类一流课程的主要特点,号召各位老师根据自身教学课程的特点积极申报,为本专业的一流专业建设贡献力量。时尚设计教研室和服装表演室各位老师发言,针对这个学期的课程思考,“两性一度”在教学设计及作业设置中的体现,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理念新起来、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生忙起来、制度严起来、教学热起来等7个方面内容落到实处。系主任江莎莉老师根据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验收标准向全系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布置了本学期毕业设计相关后续工作任务。

基础部:林家立老师首先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设计师。戴凌云老师和张天箫老师则分别分享了她们在课程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强调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李媛老师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褚妙博老师则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方法,以确保课程的高质量和有效性。

国际教育事务部:针对在国际班课程设计中实现“两性一度”,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化思维,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志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辩论、实践、同伴互评、作业分享等教学活动,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创造等。以《视觉研究和探索》为例,本部门详细讨论了课程刚要的重要作用,以适应在课程设计、翻转课堂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时代趋势。

产品设计教研室与工业设计教研室:产品设计教研室教师围绕课程设计中的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提出了在《专业设计1》课程中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综合技术范式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能力。在《专业设计3》课程中重点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以项目制为依托,引入具有前瞻性与时代性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工业设计教研室教师根据设计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基础,确定共同的研究方向为:“全方位专利导向下的创新产品与服务设计研究”,提出构建全方位专利导向下的创新产品与服务设计课程建设思路,并从学生科研、竞赛、创业等维度探讨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创新。本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共同研究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力争为推动课程建设及学科专业迈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