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研修】徐颖:“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发布者:屈慧发布时间:2019-11-18浏览次数:304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升研究生出国(境)交流水平,拓展研究生学术研究视野,学校共选派10名艺术专业研究生于20199月赴法国巴黎夏庞蒂埃设计学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学,他们将在法国进行包括图形、设计等12个领域相关课程的学习。每个参加访学的研究生都有一段不可复制的、特别的经历和故事,“江汉大学研究生”公众号将定期与大家分享他们精彩的访学故事。

徐颖

江汉大学2017级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

喜欢晴天和世间一切暖暖的事物


与巴黎初次相遇

    九月,穿过留在夏季的所有温度,我与巴黎初次相遇。飞机刚落地,少了些武汉的燥热,巴黎———一种无法用语言准确把握的色彩和韵味这里的初秋让我感到一城市繁华背后的欧洲文化,文明与厚爱、理智与情感。初到巴黎,对于我来说,一切都变得很不一样。


     对于这个用调色板、油画布堆积起来的城市,现代与古典在这里交融,巴黎无疑是艺术的宫殿。在巴黎的半个月里,一切都是那么生动。清晨乘地铁上学,逶迤相连的不高的法式楼群,沿着下坡路一直伸展到远处。地铁飞快,如梦幻一般,恍惚间自己已身在艺术的殿堂。


巴黎夏庞蒂埃学院

    在法国研修的日子里我们都将一直在巴黎夏庞蒂埃学院(Académie Charpentier)学习。巴黎夏庞蒂埃学院成立于1945年,是法国最具声望的艺术学校之一,该学校位于蒙帕纳斯(Montparnasse地区的中心地带,蒙帕纳斯是以18世纪的诗人和学生的名字命名,后来成为帕纳塞斯山(Mount Parnassus)。该地区成为来自世界各地20世纪艺术家最重要的艺术中心,巴勃罗·毕加索、柴姆·苏丁、马克·夏加尔、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等等都曾在这儿生活学习。拥有70年多年教学经验的巴黎夏庞蒂埃学院,培养各类设计师和艺术总监,具有较强的艺术烙印的价值观,它至今保留着人文尺度。自1958年学院继承以来,这里变成了自由创作和艺术造型实验塑造的高地。

在夏庞蒂埃学院学习的短短半个月中,老师提到的两个概念让我受益匪浅。一是在Atelier Libre Grp1课堂中,老师向我们提出“KEEP DRAWING”的概念(不停地绘画),持续5小时高强度的绘画练习,从繁到简,运用简单的线条快速并准确勾勒出每个人的不同形态,具象到抽象,自由散漫的笔触,从崭新的视角去思考绘画中的不同表现方式。另一个是“LESS IS MORE”——用“延展”的心态去思考设计,简单的东西往往能给人带来更多的体验和享受,设计亦然。


时光之流中的大茅屋画室

大茅屋画室——这个被后人称作现代艺术的诞生地。当我们踏进这条与画室同名的狭窄街巷,嘈杂声顿时消失,现实世界好像被挡在街外,时光停驻。毕加索、马蒂斯、杜尚、常玉、吴冠中、赵无极等这些中外艺术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出现在这里。当年有不少知名画家、雕塑家在这条街区开办画室学校,但岁月流淌,很多画室都已经消失踪影,只有大茅屋,在岁月的大浪淘沙里经历高峰或低谷,顽强地走到了今天。

有幸的是,我们在大茅屋画室进行第一次人体模特写生课,简单的线条描绘出模特的形体,动笔之前,老师要求我们必须要先围绕模特儿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与思索,然后根据模特儿给自己提供的特定感受,选定一个视点与角度进行构图。短短的45分钟,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法国独特的艺术教育,从而激发了我们设计的新思路、新视野


随处可见的艺术
  有人说巴黎是一个露天博物馆,一座座古朴的哥特式建筑、一幢幢街区弄巷里的旧楼,都是一件件建筑艺术精品,甚至连街头的一尊尊雕塑无不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巴黎的人也是这座流动盛宴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街道上,你可以看到老太太们穿着剪裁得体的大衣,初秋暖阳里齐膝的小洋裙,精致的妆容搭配着vantage的首饰;老爷爷们总是用各式各样的围巾礼帽搭配着套装,皮鞋从来都是一尘不染。此外,这里随处可见上百年的老店,每一家小店仿佛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店里的老照片,墙面上的古典装饰,每一个物件拼凑起来形成了一个个特有的生活博物馆。在这里你既是客人也是主人,在这里随处共享艺术的财富,在这里艺术让我们触手可及。


信息来源:江汉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